返回主页    咨询电话:400-060-1391  
关于我们->新闻动态
全面推进体教融合 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陈立人

全面推进体教融合 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中国橄榄球协会副主席陈立人带来了一份名为《发挥高等体育院校在深化体教融合中的桥梁和引领作用》的建议。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他谈到,通过体教融合,全面提升学校体育教学水平,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们无论是在学校内,还是课余时间或者课后课上,都能享受到优质的体育教育,健全体魄人格。

    谈现状:“重体轻文”的惯性强大

    北青报:就您了解,目前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情况是怎么样的?学生是否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

    陈立人:体育中的“重体轻文”和教育中的“重文轻体”的惯性依然强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沉重的学业负担让学生远离体育,学校体育在全面育人的价值还未得到充分重视。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儿童平均每天室外活动时间为0.86小时,远低于3.41小时的全球水平;全国仅有42.7%的小学生和25%的初中生每周能上3节体育课。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第4次调查报告,“00后”的小学生和初中生休息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超标比例分别达到81.1%和 87.1%,远高于对“90后”的调查结果。身体运动的缺失导致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二是优秀竞技运动员的教育文化水平有待提升,价值还未得到充分展现。

    谈建议:体教融合已有了顶层设计

    北青报:在提高体育教育以及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陈立人: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体教分离—体教配合—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变化,体现了国家体育与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号),明确了“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任务。可以说意见对体教结合进行了顶层设计,我们已经有了制度上的保障。接下来实行的问题,各地情况不同,一定要精细化落地的细则,不要一刀切。

    我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设立体教融合专业指导委员会,注重发挥高等体育院校身处教育体育两条战线的独特优势,将体教融合落实下去。

    谈措施:建立幼小中大贯通课程体系

    北青报:体教融合专业指导委员会可以做哪些事情,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水平和学生身体素质?

    陈立人:我认为主要是五方面:

    第一,为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提供建议。体教融合专业指导委员会广泛吸纳包括高等体育院校在内的学科专家,就体教融合重大问题,特别是各级青少年体育一体化组织体系、青少年赛事体系的设计等重大举措展开论证,实施效果评估,形成意见建议,提供决策咨询。

    第二,激发高等体育院校积极性,成立联盟发挥示范效应。赋予联盟一定协调统筹职能,牵头衔接大中小学、体育传统特色校、体校、运动队和社会体育组织,促进各类体育主体的沟通与交流、合作与共事,提升协同共建、资源共享能力,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机融合。

    第三,充分发挥体育院校智力优势,推进体育教育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训练体系以及各类标准的建设和制定。充分发挥高等体育院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在科学研究和广泛循证基础上,尽快制定各级各类全国统一、科学化、可操作化的标准体系,包括学校体育教育学科体系、幼小中大贯通课程体系等。

    第四,发挥高等体育院校体育赛事体系设计和赛事组织优势,建立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打破体教融合的核心节点。

    第五,充分发挥社会机构的力量,社会体育力量不但会让学校的体育教育更加丰富多彩,通过俱乐部等形式,也会让学生的课余时间或者是课后课更加丰富。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友情链接:体育生就业网